第85章_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
鸟书网 > 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> 第85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5章

  盛兮颜拿起了一截断掉的玉镯细细端详。

  要从一块完整的玉中挖出一段空心的部分并不容易,而且还需要可以把东西藏进去,光这做工也能称上一句巧夺天工。玉镯上头是精致的祥云金纹,恰到好处的把玉镯开合的细小裂纹掩盖得没有一点痕迹,也难怪连楚元辰的眼力也看不出来蹊跷,只能直接砸开。

  再看楚元辰,他已经把那张绢纸展开了。

  绢纸薄如蝉翼,它可以卷得极小,但在展开后却能足有手掌这般大。

  楚元辰的目光先飞快扫过一遍,又逐字逐句地细细看了,然后,他把绢纸递给了盛兮颜。

  盛兮颜呆了一下,抬手接过,一眼就看到了底下的那个印戳:

  秦霄。

  “这是……”盛兮颜沉吟道,“先帝的小印?”

  楚元辰点头,又补充道:“上头是先帝的笔迹,这封信是先帝秦霄亲笔所写。”

  “是太夫人千方百计藏起来的。”

  “先帝和南怀勾结的证据。”

  楚元辰经历过尸山血海,更经历过至亲背叛,早就不会为什么事轻易动容。可是现在,在拿着那张绢纸的时候,他的手还是控制不住的有些微颤,这薄薄的绢纸,在他的手上重若千钧。

  太夫人这些年来,藏着的是这样一个天大的秘密。

  在时而清醒,时而糊涂中装疯卖傻,忍下了各种折磨,把这张绢纸藏了二十年。

  整整二十年。

  盛兮颜细细看过后,就把绢纸交还给了他,问道:“接下来怎么办?”

  楚元辰沉默了下来,这张绢纸的出现出乎他们的意料,后面的计划也得跟着调整一下。

  楚元辰对她没有半点隐瞒,他抖了抖绢纸,嘴角露出了一点嘲讽,“我得好好想想……太夫人也不知是从何得来的,她受了这么多苦才保下了它,总不让她的一番心血白费。”

  确实是这样。盛兮颜默默点头,问道:“那太夫人呢?”

  “阿颜。”楚元辰郑重地说道,“这件事你……”

  马车外头响起了一阵喧哗,不少人在嚷着:“撒铜钱啦!”

  宗人府的小定礼极重,更有昭王府的人跟在后头,他们的手上提着几大筐的铜钱,边走边洒。

  街上热闹的像是过年一样。

  他们都听说过那天的凤凰,就算没有亲眼看到,可一传十,十传百,早在京城里头传遍了,如今听说昭王为了迎娶凤命之女,在一路上撒铜钱,不少人都趋之若鹜地跑来了。

  对生计都勉强的普通百姓来说,他们才不会管这人是才女还是剽窃,有这些铜钱就够一家子吃上一天的饱饭了,自然是好话说了一箩筐,人都没见过,也不停地赞着郎才女貌,龙凤相得之类的话。

  “龙凤”这种话当然不能随便乱说,反正也不知道人群里是谁先喊了这一句,立刻就有一个银锞子扔了过去,其他人一看,也纷纷跟着喊了起来。

  于是,一把一把的铜钱朝人群撒了出去。

  大街响起一阵阵的欢呼声,越来越多的百姓闻讯而来,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。

  直到宗人府的队伍过去了,人群才渐渐散去,也有人直接追着队伍跑,想着再多领一些铜钱。

  马车终于能够动了,一路上,走走停停,楚元辰一直把她送回到盛府门前。

  盛兮颜撩开车帘,和他道了别,说了一句“放心”。

  她嘴角含笑,明亮的杏目仿佛轻而易举的就能够让楚元辰的心不再浮躁。

  他的神情轻松了一些,眉眼自然而然地柔和了下来,轻轻地应了一声:“好。”

  这一世,他是何其有幸,能够遇上她。

  盛兮颜下了马车后,就直接先去了正院,盛兴安今天休沐,见到她披着斗篷,一身出门的打扮,温声问道:“颜姐儿,你今儿出去了?最近天冷,出去要穿得暖和些。”

  “去了一趟安平侯府。”盛兮颜解下斗篷给昔归,随意地回答,“王爷让我一同去见见太夫人。”

  “安平侯府……对哦,安平侯府已经到京城了。”

  盛兴安早忘了这么回事了,反正安平侯也就是个虚爵,在这诺大的京城里,一个没有实权的勋贵,哪怕再富贵,祖上再辉煌,也不会有人朝他多看几眼。

  不过……

  盛兴安乐呵呵地说道:“咱们家大姑爷还真是个周全人。”

  盛兮颜:“……”

  反正在盛兴安眼里,楚元辰现在是哪哪都好。

  也幸好周景寻没眼光,不然他们盛家哪能傍上这么一条粗大腿!

  想到周景寻,盛兴安想起了一件事说道:“周景寻被放出来了。”

  盛兮颜还记得那天在女学,秦惟为周景寻求情的事,有些默然,难怪今日昭王府这样招摇着去赵家行小定礼。想来是周景寻放出来后,赵元柔就松口了。

  盛兮颜对此并不意外,秦惟如今是楚元辰和萧朔棋盘上的一枚棋子,这枚棋子要用得好,自然得把水搅得更混。

  “放出来了啊。”刘氏在一旁插嘴道,“老爷,周家这世子还换不换了?”

  前阵子,永宁侯府要换世子的事,闹得是满城风云,差点还闹上了御前,这几日又好像没什么消息了。

  ”永宁侯给了两弟弟一些好处,暂时不闹了。”盛兴安补充道,“他把府里的钱庄分给了两个弟弟。这还真是大手笔啊。”

  永宁侯府在朝堂上已渐微末,当年就是见盛家父子二人在官途上扶摇直上,势头正好,才会主动提出为周景寻聘盛家嫡长女为妻。

  不过,就算如此,永宁侯府的富贵半点不少,永宁侯府分家有规矩,承爵的一房能分到家产的八成,这就保证了祖祖辈辈的财富都集中在了袭爵者的手里。

  “钱庄是永宁侯府最值钱的家产了,听说,历代都是绝不分出去的。”盛兴安嘲讽道,“为了给长房保住爵位,永宁侯还真是花了大血本。”

  盛兮颜默默地点头。

  世子只有一个,而二房三房又都有嫡子,就算要换世子,也最终只能有一房得利。这钱庄就不一样,可以拿到自己家手里的,这么一来,也难怪永宁侯能够安抚住他们。

  “周景寻要是再闹出什么事来,永宁侯的钱庄就要白白丢水里头了。”盛兴安捋了捋胡须,兴致勃勃地等着看好戏,“照我看,周景寻也不可能安份得了。”

  “我要是永宁侯,就干脆把他的腿打断关起来,等到昭王大婚后再放出来,时间一久,也就闹不起来了。”

  也是。

  好不容易才从东厂诰狱出来,结果心上人却要另嫁他人。盛兮颜默默地想了一下,要是有话本子这么写,程初瑜肯定会喜欢的!她就喜欢瞎折腾的故事。

  正像所有人能够预料到的一样,周景寻在东厂诰狱里待了这些日子,简直就是度日如年,好不容易熬到出来了,没曾想,一出来就发现,赵元柔要嫁给别人了。

  他直接就傻了眼,怎么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,尤其是当知道他的柔儿是为了救他才会迫不得已答应了这门婚事,更是心痛如绞,暗恨秦惟趁人之危。

  永宁侯夫人见儿子可怜,劝了几句说道:“你和赵元柔本来就无缘,如此也好。”

  她的心里其实也挺复杂的。

  本来她是一百个瞧不上赵元柔,偏偏那天在女学,她亲眼看着赵元柔为了救儿子,费尽心力,甚至不惜去求昭王。她的心就软了。

  单就这份心意,赵元柔就比那个没心没肺,落井下石的盛兮颜好多了。

  若是时间能倒退,她肯定欢欢喜喜地为儿子准备婚事,不会再嫌弃赵元柔家世不好,可惜了。

  只能说,有缘无份吧。

  “娘再去给你挑个好的,挑个能旺夫旺家的。”

  “接下来,你要好好当差,千万别再出岔子了,知不知道?”

  “你爹为了保住你的世子位,把府里的钱庄都给了出去,我们长房已经没有退路了。”

  永宁侯夫人苦口婆心地劝着,周景寻的脑子还嗡嗡的,半点没有听进去。

  本来就算这次他吃了牢狱之苦,周景寻也依然深信这是值得的。

  至少让他知道,赵元柔的心里一直都是有他的,他们两人是心意相通的。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了,赵元柔反而要另嫁他人了?这让他怎么能受得了。

  永宁侯夫人还想劝几句,周景寻已经是不管不顾地冲了出去,永宁侯夫人好不容易让人把他拦了下来,只关了一天,就又被他跑了出去,直接就冲到了赵家。

  他拼命叩响了赵家的门,赵家直接闭门不理。

  赵家人已经想明白了,务必要赶紧把赵元柔给嫁出去,不然肯定会被她给连累的。

  赵元柔实在太能惹事生非,连周景寻都被连累得差点连爵位都保不住,他们只是普通人家,经不起祸祸。

  没有见到赵元柔的周景寻更不甘心,又冲去了昭王府,对着春风得意的秦惟就是一拳,周景寻就像是疯了一样,逮谁咬谁。

  永宁侯府很快得到了消息,永宁侯亲自出面,把他抓了回去,整个京城看了好大一场热闹。

  这些事也由锦衣卫禀到皇帝的耳中,御书房里,内阁和几位朝中重臣都在,皇帝正在和他们商议着禁军军演,闻言冷笑道:“由得他们闹去吧。”

  秦惟为了小定礼大肆铺张,皇帝自然也听说了,更是听闻了那些“龙凤相和”之类的话。

  “龙凤?”皇帝冷笑道,“秦惟这是巴不得别人不知道,他想要这个位置吧。”

  因为没有皇子,所以他们就认定了自己这辈子生不出儿子了吗!?

  “皇上。”有内侍进来禀道,“安平侯求见。”

  皇帝定了定神,说道:“宣。”

  安平侯的到来对于京城勋贵而言无声无息,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,朝上对于安平侯也不熟悉,只知道这是先帝当年为薛重之挑的嗣子。

  也就首辅这般先帝时期的几个老臣,隐约对这件事还有些印象。

  当年薛家满门皆亡,先帝感叹薛重之没有人继承香火,就亲自为其挑了一个嗣子,把岭南王府的全部产业都交托给嗣子来继承,安平侯一家长年都住在岭南,也就在袭爵后来过一次京城谢恩,现在是第二次。

  彼时他们都感念先帝仁慈,现如今在先帝的罪己诏后,就忍不住去怀疑,先帝此举是不是也别有深意。

  思绪间,安平侯进了御书房,向皇帝见过礼后,谢恩道:“臣代替父亲谢过皇上隆恩。”

  他抬袖拭面,感激涕零。

  安平侯一家到了京城后,皇帝时有赏赐,他早就该进宫谢恩,是皇帝把日子定在了现在。

  皇帝叹息道:“岭南王当初之事也是先帝没有细查之过。”

  “先帝日理万机,一时失查也是在所难免的,先帝对父亲恩深似海,父亲在天之灵,也必会感念先帝的一片仁心。”

  君臣二人一唱一搭,盛是融洽。

  皇帝淡笑道:“朕听闻爱卿有二子,长子已经满十二岁了,下次带来给朕瞧瞧。薛家是行武出身,孩子们还是不应该荒废了,若是能有些出息,朕必会重用。”

  安平侯心中狂喜,再度谢恩。

  他们家虽然是侯府,也不过只是个虚爵,除了富贵以外,什么也没有。

  皇帝这显然是赐了儿子一个前程呢。

  不管是习武还是行文,还是得有个差事,不然谁也不会高看他们一头的。

  有了皇帝的这句话,他们安平侯府一定会蒸蒸日上的。

  安平侯激动极了,脸上满是笑意,又一次感恩君恩。

  皇帝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。

  先帝在挑嗣子的时候,特意挑的是老实听话的,在如今看来,这还是个挺有眼力劲的,不错。

  他满意地微微颌首,话锋一转,说道:“薛爱卿,你父母如今还停灵在皇觉寺,朕一直想让他们入土为安,你是薛重之的嗣子,理该也一同参详一二。”

  安平侯忙道:“是。”

  皇帝见他乖觉,说道:“当年先帝曾为你父母挑了一个衣冠冢,那是一块风水宝地,朕就想着让你父母葬于此地,薛爱卿,你认为呢。”

  皇帝说着,朝着御书房里的楚元辰看了一眼。

  皇帝早就想让薛重之葬在当年那个衣冠冢里,省得夜长梦多再折腾,偏偏楚元辰非说风水不好,硬是拦下。

  楚元辰也不想想,薛重之是有嗣子的,哪里由得着他一个外人来做主。

  皇帝挑衅地挑了一下剑眉,觉得自楚元辰回京以后,自己总算能够胜他一筹了,这种长久以来憋在胸口的憋屈感也仿佛少了一些。

  安平侯的确乖觉,皇帝一提,他就连忙道:“皇上隆恩,臣替父亲感激不已。这衣冠冢,臣也曾去拜祭过,的确是块风水宝地,皇上您用心良苦。”

  皇帝脸上的笑意更重了,心道:也许自己早就该把安平侯叫来京城了。

  有些事,他这个嗣子,比楚元辰这个外人,说话管用呢。

  而且,皇帝心里头也明白,这朝堂上还是有几个岭南军旧部的,有几个禁军将领更是在岭南积攒了功劳后回来的。他们直到如今,也依然对薛重之念念不忘,

  薛重之死了,岭南王府的后人也应该能让这些人另眼相待。

  安平侯的长子是薛重之名义上的嫡长孙,让他从军,由他出面,能让这些岭南王府的旧部更加忠心于朝廷,再过个十几年,就能彻底分化了。

  这么一想,皇帝底气十足。

  再看楚元辰时,皇帝不由笑着问了一句:“镇北王,你说呢?”声音里带着一点挑衅的意味。

  楚元辰默不作声,过了几息,他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,抱拳道:“皇上,臣略感不适,先行告退。”说着也不等皇帝回答,转身拂袖而去。

  御书房里皆是一静,似是完全没有想到,楚元辰居然会这样大胆,当着皇帝的面,一言不合想走就走,这也实在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吧?

  不过,再想想,如今的楚元辰也确实有这个底气。

  除非他光明正大的谋反,不然怕是谁都动不了他。

  皇帝:“……”

  他先有些恼了,后见楚元辰被自己逼得一句话都说不出,又有一种打从心底里升腾而起的畅快。

  正拿起茶盅想要喝上一口,就见楚元辰在路过安平侯身边时,向他深深地看了一眼。

  皇帝微微一怔。

  总感觉楚元辰的目光有些意味深长。

  安平侯被他看得打了一个激灵,而紧接着,楚元辰就出了御书房。

  皇帝忍不住狐疑着问道:“薛爱卿和镇北王很熟?”

  “王爷前几日刚来过臣的府上探望太夫人。”安平侯生怕皇帝忘记,又连忙补充道,“臣府上的太夫人便是臣的外祖母。”

  皇帝点了点头,楚元辰去过安平侯府的事,萧朔早已经告诉他了。

  这诺大京城如今全在东厂的掌控中,所有的事都瞒不过他。

  只是……

  皇帝思吟了片刻,问道:“太夫人身子如何?”

  安平侯惊了一下,连忙道:“太夫人一切安好,太医刚来瞧过,也就是一些老毛病,无碍的。”

  “那就好。烦劳爱卿好生照顾着。”皇帝转了转玉扳指,又说道:“朕想过了,就定在十日后,众爱卿与朕一同去祭拜薛重之。”

  已经十二月中旬,再晚就该封笔封印,准备过年了,还是在年前去了,也能了了一桩麻烦。

  “众位爱卿认为如何?”

  皇帝都这么说了,自然没有人反对,而且祭拜薛重之也不是什么坏事。

  大太监宋远更是在一旁凑趣着道:“皇上对薛王爷也真是君恩深重。”

  皇帝深以为然。

  宋远低眉顺目地给皇帝斟满了茶水,说道:“奴婢听闻京城里的文人学子,前些日子做了不少文章,哎,这些学子们行事也太过偏颇了。”

  这事皇帝也是知道的。

  自打自己替先帝下了罪己诏后,那些个文人学子就吃饱了饭没事干,含沙射影地写了好些文章,字字句句,简直看不下去。皇帝本来是想让锦衣卫去把那些胆大包大的人都给拿下的,还是萧朔劝了他,说是堵不如疏。尤其这事才刚出,若大张旗鼓的去拿人,反而会落了口舌,给镇北王府可趁之机,皇帝想想也是,才勉强忍了下来。

  现在一想到这件事,他依然满脸的不痛快。

  宋远察颜观色着说道:“这些学子们只看到皇上您为先帝下了罪己诏,却不知先帝把薛王爷视为知己。若是他们知道误会了先帝,必是会后悔不已的。”

  皇帝频频点头。

  这些个文人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就敢在那里妄议朝政,指手划脚,简直该死!

  对了。

  “堵不如疏……”皇帝喃喃自语,忽然意识到萧朔这句话的真正意思,他心念一动,说道:“郑爱卿,祭拜那日也叫些学子们一同过去。就说,就说……”他思考了一下,找了个理由,“就说是给薛重之写墓志铭,朕想为他出书立传,你和孙爱卿辛苦一下,多挑挑,挑一些合适的。”

  他在“合适”两个字上落了重音,众臣都是心领神会,皇上是想挑前些天文章写得最多的,以及在文人学子中间略有威望的人。

  皇帝心思几乎是摆在了脸上,他是想让这些人看看皇家对薛重之是有多么的情深义重,到时候,他们也该写上几篇文章来歌颂先帝,赞颂自己,总能弥补了当日之过。

  皇帝越想越认为这样可行,郑益赶紧躬身应命。

  当天就以朝廷的名义发了公告,除了京城里头那几个颇富盛名的举子外,但凡有意向的都能去国子监报名,并由国子监挑选。

  对于学子们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极佳机会。

  正所谓“货于帝王家”,明年就是春闱,他们大多都是提前到京城,准备春闱的。

  若是凭自己的文采能在皇帝面露露脸,对前程也是大有好处。

  一时间,去国子监的人趋之若鹜。

  昔归去百草堂结款回来的时候,就跟盛兮颜玩笑着说了,又道:“……奴婢在华上街的时候,听说有很多举子都去报名了。”

  盛兮颜饶有兴致地问道:“可曾听说,皇上把祭拜的日子定在了哪天?”

  昔归笑道:“十二月二十三。那些学子们都生怕来不及呢。”

  还有十天。

  盛兮颜微微垂眸,思忖片刻后,话锋一转,问道:“施药施得怎么样了?”

  “古大夫说您的方子简直太妙,除了那些病得实在太重的,一般吃下三剂就会有效,还有些轻的,吃了一剂就好。”

  盛兮颜嘴角勾了起来。

  昔归说道:“古大夫为了谢您赠的方子,决定在京城里义诊,奴婢去的时候,百草堂里满满的都是人。”

  盛兮颜微讶,随即脸上露出了显而易见的欢喜,抚掌道:“这样也好。”

  这样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得救的。

  “昔归,你去让人替我准备马车,”盛兮颜说道,“再问问马嬷嬷和徐嬷嬷,她们谁愿意和我一同出去。”

  昔归立刻去办了。

  这两位嬷嬷就是太后赐下的,她们俩在采岑院里,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,现在一听说,盛大姑娘有事要用她们,争得差点没打起来,最后是马嬷嬷胜出,得了这个机会。

  于是,盛兮颜出门时,她就恭敬地候在了院子里。

  盛兮颜微微一笑,直言道:“你与我去一趟安平侯府。”

  马嬷嬷赶紧应是。

  盛兮颜意味深长地说道:“也让我瞧瞧你在宫里头的那些手段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niaoshu123.com。鸟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niaoshu12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